中新網北京10月22日電 (記者 應妮)對於素有“中國文壇圍棋第一人”美譽的江蘇作協副主席儲福金來說,貢獻一部以圍棋為主題的作品並不令人驚奇;但是由圍棋串聯起的新中國命運史——由文化而生存、而情感、而利益的轉變,被此間評論家稱為一部“棋林外史”。
  《黑白·白之篇》寫了四代棋手的棋路、心路、人生路。時間跨度達半個世紀,不僅刻畫了四代棋王的心靈史,同時也是新中國60多年的圍棋現實主義史。四位主人公的命運變遷也作為敘事原點分別指向五十年代至“文革”、“文革”期間、上世紀80年代以及當下市場經濟這四個大的段落,對圍棋命運史進行著無聲的反思。
  在22日的作品研討會上,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對儲福金的寫作表達了敬意,他認為作家在30多年的寫作中,為自己確定的位置始終沒變,“一個相對寂寞、相對偏僻的地方,發展出一套非常獨特的小說修辭,對於人性和人的境遇的理解和看法”。
  他表示,在當下時代里,很要命的問題時很多作家對生活的認知都是處在一個普通的公共知識的水準上,很少有作家有自信能確切把握某一方面特殊知識領域,但是儲福金達到了這樣的程度,進而達到了對人性和對審美的深入而獨特的認識,正是這一點,他的這種探索對現在整個中國的小說創作來說,都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著名評論家雷達以“文化小說”來贊譽,棋手的命運生活背後有一種哲學依托。雖然四代人有一個滑坡的過程,但也正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正在散失,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他的棋和人文有一種柔和的精神,這是儲福金的特點”。但是雷達也指出,作者似乎保持了一種過於內斂淡然的精神,從而影響了人物個性的深入挖掘和刻畫。
  北大教授張頤武認為,儲福金的小說不是體現在技巧上,而是體現了大道至簡的道理,一方面是棋的變化,一方面是棋與人的變化,都是他自己的真實人生感受,其中有很深的滄桑感,四代人象徵了生存關懷、上進關懷、發展關懷和自我關懷,最後是要戰勝自己,“其實是以棋求道,以棋求心,求到最後是求中國人之心,我建議國家圍棋隊應該人手發一本。”(完)  (原標題:儲福金圍棋小說描畫60餘年“棋林外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55opchk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